视频播放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 英雄故事
碧血丹心老红军
国防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6-10-27 09:17:03

  

  谭德本: 两过雪山三过草地

  10月20日,记者见到98岁的老红军谭德本时,发现他声如洪钟、精神矍铄,走路虽需拄拐杖,但步伐坚定,军人气质犹在。老人说,他生活很有规律,每天坚持读书、看报。

  说起自己当年参加红军的情景,谭德本至今仍然感觉颇有些戏剧性。1933年,红四方面军来到四川南充的营山县宣传路线和方针,一簇红色的火苗让生活在凄风苦雨中的谭德本看到了希望。“当时全家辛辛苦苦劳作一年还吃不饱饭,粮食常常被地主和军阀搜刮一空。”15岁的谭德本聆听了红军的讲述,非常渴望成为这个队伍中的一员。按照红军的规定,他年龄不够,不能参军,但是性格好强的他有自己的想法,当红军队伍离开营山县时,他紧紧跟随在队伍后面,就这样,谭德本成了一名“红小鬼”。

  1935年,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没有什么准备,穿着薄衣、薄裤的谭德本开始向着未知的目的地前进。两过雪山、三过草地,谭德本经历了长征中最严酷的考验。“过雪山时,相当困难,太冷了,根本不敢坐下,只要坐下就起不来了。”在当时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饥饿、寒冷、缺氧都时刻会导致人死亡,谭德本回忆,爬雪山时,越往上空气越稀薄,气都喘不上来,战士们相互搀扶、相互鼓励才过了雪山。

  本以为雪山是个坎儿,没想到草地才是最大的威胁,谭德本差点把命丢在那里。若尔盖的茫茫草原危机四伏,沼泽、水潭、平地相互交错,无规律可循,只能顺着前方大部队的足迹艰难跋涉,如果误判,后果极其严重。队伍里有一些自救的办法,譬如陷入泥泞的沼泽时,一定要卧倒并快速向旁边翻滚,扩大接触面有利于逃离险境。一次,谭德本双脚已经陷入泥潭,正好旁边有匹马,他眼疾手快,急忙抓住马尾巴才捡回一条命。他回忆道:“沼泽太可怕,陷进去的人根本出不来,施救的人也会一并陷进去。”很多陷入沼泽的战友都是同伴们眼睁睁看着牺牲的,“太惨了,在若尔盖,牺牲了800多名战友。”回忆起这些,谭德本的声音有些哽咽。

  除了草地环境的艰险,吃、住更考验人的意志。过草地前,部队的粮食已经基本吃完,一路靠野草、树皮充饥,最后连枪上的皮带也吃了。睡觉时捡些树叶铺在地上,大家背靠背取暖,相互鼓励。“过草地的那几天几乎没合眼,根本睡不着,夜里太冷,我们就跳一跳热身。”由于草地里的水有毒性,走了几天腿脚都被沤烂了,加之草鞋又硬又尖,走起路来脚像被刀割一样,钻心地疼痛。谭德本说,“当时也没有其他想法,就是坚定地跟着部队,我相信只要走出去就能胜利。”最终,谭德本的坚定让他重获新生,他顺利到达延安。

  抗日战争开始后,他被编入129师,参加了夜袭阳明堡机场的战斗。战斗中,他一条腿中弹,硬是拄着枪、拖着伤腿跑了30多里路继续参加战斗,直到胜利。1939年,他又和战友们参加了梁山伏击战,一举歼灭日军300余人,“这仗打得太痛快了。”今天说起来,谭德本依然兴奋不已。抗战胜利后,他又相继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在女儿谭淑琴的印象中,父亲有些固执,比如绝不许浪费一粒米,不能浪费一度电,衣服破了继续打补丁穿,生活中能省则省。“小时候我们想不通,后来年龄越大越理解他。”谭淑琴说。儿时姊妹们听父亲讲述长征故事,总觉得遥远。随着阅历的增长,他们对于几十年前那场震撼人心的伟大远征感同身受。“父亲常说他自己是幸存者,比起长征途中牺牲的那些战友自己很幸运,也很幸福。”(记者 李东梅 张 贺 文/图)

  王守民: 怀揣着战友的梦想

  

  10月18日,在同心县预旺镇南塬村一个普通的农家院里,94岁的王守民坐着轮椅,被小儿子王甲祥推着晒太阳。

  “红军?对!我是红军!”当记者问他有关红军的故事,王守民有些激动,大声回答。

  王守民原姓左,1934年,他12岁时,父母因病双亡,他和妹妹成了孤儿。为谋生路,小小的王守民到处乞讨、度日如年。后来他到本族堂婶家做短工,却频遭虐待,时常吃不饱穿不暖,寒冬腊月里王守民外出放牛,一双脚经常冻得没有知觉。

  1936年,中央军革委发布命令,“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挥戈西征,挺进甘肃、宁夏。

  那年秋天,城里打起了仗,原来的军队被打跑了,一支人人头戴红五星帽子的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进了城。

  第二天,红军部队在城里召开了军民联欢大会,一位红军干部还上台宣传共产党的政策、红军的纪律,动员大家参加红军干革命。

  王守民下定决心干革命:“一方面是实在活不下去了,另一方面就是觉得红军好,人都很和蔼,虽然穿得破破烂烂,但没有一个人搅扰老百姓。”

  没有枪高的王守民就这样报名参了军,成为一名红军小战士。王守民被分配到了卫生队,负责清理卫生、照顾伤员等。几天后,红军北上抗日,王守民也随红军离开家乡甘肃成县,踏上了长征路。

  离开家乡的第三天,王守民就碰到了人生的第一场战役。当部队向东行进到甘肃徽县时,红军受到国民党部队阻截,战斗激烈,红军伤亡很多人。

  “很悲壮,当时卫生队照顾着十几名伤员,我照顾的伤员中,有的伤稍微好一些就赶快追赶自己的部队,有的实在不能自己前行了,就只好带伤藏在老乡家。”王守民说。

  徽县一战,让红军改变了行军线路,向西北方向前进。几天几夜的急行军后,红军又遭遇到国民党部队。

  卫生队被冲散了,但王守民跟着红军闹革命的念头没有变,只要是红军的部队,他就跟着。“我想总有一天能回卫生队,能回我自己的部队。”王守民说。部队向东行军翻过六盘山,一路北上,终于在1936年11月进入彭德怀开辟的新区——豫旺堡区,红军受到当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这时王守民患了严重的疾病。在部队接到命令向东转移时,体力不支的他留了下来,被南塬村村民王青钰收为养子,并正式改名为王守民。

  淳朴的王青钰把这个红军小战士视为亲生,在王守民卧床的40多天里端吃端喝、精心伺候,王守民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国民党对住过红军的村子进行搜查,为了王守民的安全,养父将麦草堆撕了一个洞,让他藏在里面,给他送吃送喝。1943年,王青钰把王守民送到了固原甘城,让他在那里娶妻成婚。新中国成立后,王守民又搬回了预旺镇。1958年12月2日,王守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王守民的儿子王甲祥告诉记者:“父亲尽管与红军失散了,但他一直以一名军人的身份要求自己。他常说,他不只是他自己,还代表着那些牺牲的战友,要替他们为国家作贡献。村里的工作他都积极参加,还曾担任过南塬大队生产大队长。”

  80年光阴一闪而过,如今,王守民最喜欢的,就是坐在自家院里,眺望不远处村小学里高高飘扬的红旗,倾听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你看,现在的娃娃们吃得好、穿得好,我的孙子们,也上了大学!这就是我们那些牺牲了的战友的梦想,甚至是他们做梦都梦不到的。他们没想到、没看到,我替他们看到了!”王守民感叹。(记者 周一青 文/图)

  

  

  曹存才: 永不褪色的是坚守

  老红军曹存才家里,沙发是旧的,茶几是旧的,一应陈设全部上了“年纪”。

  10月20日,记者在曹存才家看到,墙上挂着一幅毛主席画像,被曹存才视为珍宝的盒子里有毛主席纪念章和各种军功章,剪报本里有新中国和宁夏发展的大事小情,从战火纷飞的燃情岁月到改革开放的风起云涌,沧桑变化沉淀在老人心底,熔铸成了他对党和人民不变的爱与忠诚!

  今年95岁高龄的曹存才,身体硬朗,喜欢拿放大镜逐字逐句地看报纸。

  在老人近一个世纪的漫长人生经历中,那段关于“革命”的回忆总是格外清晰。

  1921年,曹存才出生在山西万荣县一个贫苦家庭。“小时候家里太穷,穷得要饭呢。”曹存才说。

  1937年春,曹存才怀揣革命的希望,在家乡山西吉县参加了红色自卫队。不久,这支队伍被改编为吉县抗日游击队,在晋西南一带广泛发动群众打土豪、除汉奸,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曹存才所在的游击队编入八路军115师。当时部队奉命驻扎在山西、陕西交界处的临县、方山一带一个叫三交镇的地方。1939年,日寇108师团第104旅团的前锋部队围攻三交镇留屯庄。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天,曹存才的左腿被炮弹炸起的半截土墙砸中,落下了终生残疾。

  1940年,曹存才被分配到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晋东南华北军工部子弹厂当了一名工兵战士。子弹厂设在山西黎城县下赤峪村的关帝庙里,条件非常艰苦。

  “由于制造枪械子弹的原料非常匮乏,游击队战士只能冒着生命危险晚上扒敌人的铁轨,运到兵工厂做原料。”

  “配置弹药的化学原料特别匮乏,很多东西都搞不到,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做炮弹要用硝,厕所的土墙被尿腐蚀之后,我们取下来,用于制硝。”

  “我们自己制作的枪械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要在战场上缴获。” 百团大战后,敌人增加了对根据地的围剿,兵工厂只能四处开展游击战。

  “敌人扫荡的时候,我们跑到山里。每次扫荡,粮食全被鬼子烧掉,连农民都没有吃的。”在转移途中,曹存才和战士们不但要努力保护工厂设备,还要和敌人周旋。

  “冬天冷啊,就盼着春天一到,能有野菜和树叶充饥。”饥寒交迫、面临生命危险的曹存才依然选择坚守。“山里缺水,我们经常几天几夜没水喝,实在没水,只能喝尿。遇上下雨,赶紧接上雨水一口气喝下去,解渴。”熬过了漫长的扫荡和围剿,曹存才在战斗中更加勇敢坚强。

  1940年7月,曹存才所在的子弹厂归属于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总部设在黎城县上赤峪村,工厂设在太行山中的黄崖洞里,是抗日根据地军火的主要供应地。

  1940年至1945年,曹存才荣获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两次。“没想过别的,就觉得应该坚持,该守住。”对于那些曾经的回忆,曾经的艰辛与苦痛,曹存才说,是一股子坚守的劲头让他挺了过来。

  1952年,曹存才调到宁夏,先后在盐池、灵武等地工作。

  历经战火的老人如今平静安详,享受着天伦之乐。他对儿女,也一直强调“坚守精神”,他常说:“做人做事都一样,坚守是一种精神,永远不会褪色。”

  翻开被曹存才珍藏至今的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在兵工厂时收集到的各种外国武器弹药装置图样和配方。这本笔记已有70多个年头,泛黄的页面似乎在讲述着属于那个年代的坚守。(记者 马 越 文/图)

  

  南志清:一生的“红色情怀”

  10月19日,记者来到灵武市郝家桥镇狼皮子梁村,寻访96岁高龄的老红军南志清。

  走进南老屋里,却不见老人身影。记者来到老人的邻居刘丽芳家打问情况。

  刘丽芳介绍说,这附近只住着4户人家,平日里几户人家的劳动力都出去打工了。“南志清老人虽然已经96岁了,但每天都要坚持出去放羊,一方面锻炼了身体,另一方面可以给更多的放羊娃讲红军的故事。”说着,刘丽芳拨通了南老的电话。大约20分钟后,他和儿子南建安赶了回来。

  回忆那段激情岁月,南老依然思路清晰。“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您还记得吗?”“长征!当然记得!”南老有些激动,眼睛亮了,声调也高了。

  南志清是陕西子长县人。他回忆道,十来岁时,村里每天都会响起红军的歌声:“当兵就要当红军,我为工农争生存。官长士兵相亲近,没有人来压迫人。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闹革命。会做工的有工做,会耕田的有田耕。”村里的伙伴们告诉南志清:“村里来了一支队伍,专门为穷人打天下的,对穷人可好啦,他们是红军,总是问我们有没有饭吃,有没有衣穿。”南志清心里对红军充满了好奇和好感。

  1937年1月,17岁的南志清报名参加了红军,成为红一方面军的一名通信兵。南老兴奋地告诉记者:“宣誓仪式上,首长说,我们已经是革命者了,是同志了。我觉得除了自己的家,我又有了一个大家庭!”

  几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南志清接到任务,有一份重要的情报要火速送出去。南志清骑上毛驴刚要出门,下起了倾盆大雨,由于山路泥泞,走到半路,南志清掉进了山沟,摔断了一条腿,他昏迷了过去。等乡亲们找到南志清时,他怀里还紧紧护着那份情报。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南志清在家里待了8个月,再没有回到部队,虽然没有完全康复,但南志清坚持要为部队做事。他说:“那么多战士都失去了生命,受伤的战士更是数不清,我这么一点伤不算啥。我是一名红军,只要还能动,我就要为部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绝不拖后腿。”老人的眼眶湿润了……

  南老告诉记者,这么多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他们一家生活得都很幸福。两个孙女都考上了大学。

  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南老和妻子冯玉川养育了7个子女,二老随二儿子南建安生活,一家人每年的各项政府补贴和农业收入近6万元。

  刘丽芳告诉记者,平时南老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都要感恩,都要讲诚信。”南海盈是南志清的孙女,前几年得了脊椎瘤。在民政部门和各界的帮助下,南海盈顺利做完了手术。福建省福州市秦静志老人看到《人民日报》对此事的报道后,几年来资助海盈完成了学业。南志清托人给秦静志写了一封感谢信,表达一家人的感激之情。

  南志清说:“在我有生之年,我真想走访每一个曾经帮助过我的家庭。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是一名红军,更要作出表率。”(记者 王 刚 文/图)

  

>>> <<<
  【责任编辑】: 杨兆莲
  【稿件来源】: 宁夏日报
您现在要:【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国防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
·《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
·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征兵工作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工作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
宁夏国防教育网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国防教育办公室 本网设计制作: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