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双拥光荣传统 共叙军民鱼水深情——中卫市双拥工作综述
巍峨香山,见证拥军本色;雄浑黄河,高唱爱民赞歌。中卫,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文化底蕴深厚,更是一片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红色沃土。2021年以来,中卫市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为目标,大力弘扬双拥光荣传统,发挥双拥工作特有优势,深入推进军民共建活动,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深入人心,双拥政策落地见效,军政军民关系日益密切,鱼水情谊更加深厚,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进步。
2021年,市本级及沙坡头区被评为“全区双拥模范城”,海原、中宁县分别被评为“全区双拥模范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多个部门被评为“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沙坡头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1名干部分别被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表彰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个人”。
高位推动
双拥工作展新颜
近年来,中卫市始终坚持把双拥工作放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高度,准确把握双拥工作特点规律,严格落实双拥工作任务要求,努力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2021年以来,市委先后两次召开议军会议,研究解决驻卫部队提请市委协调解决问题,累计投入经费782.4万元,全力支持保障部队战备基础设施建设。中卫军分区及驻卫部队自觉把双拥工作作为政治工程,积极开展军民精神文明共建活动,协调解决军地共建问题。
中卫市双拥办修订出台《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命名办法暨考评标准实施细则》《中卫市2021--2024年双拥模范城(县)创建规划方案》,建立军地互通信息机制,完善双拥成员单位联络员工作机制,形成了市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军地互动的双拥工作良好局面,为全面做好双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组织保障。
搭建“连心桥”
军民和谐谱新篇
家住沙坡头区宣和镇华和村的顾小荣是一名退役军人,在部队服役期间执行任务时发生意外,导致双腿受伤落下了残疾。自退伍以来,市、沙坡头区、乡(镇)多次组织人员看望顾小荣,帮助协调医疗康复训练、解决住房问题,还为顾小荣量身定制了就业岗位……一件件暖心的帮助让他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憧憬。
同心筑双拥,枝叶总关情。中卫市始终把涉及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当成重中之重,用心用情解决他们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
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直接关系到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我市严格落实安置政策,大力提高安置质量,全面推行“阳光安置”,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军人全部高质量安置到位。2021年以来,全市安置军队转业干部5名、为驻军部队办实事6件、协调优先安排36名部队子女入学、安置随军随调家属就业3名,满意率均达100%。
为精准实施就业创业帮扶,中卫市进一步提升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协助为70名退役军人办理创业贷款978万元,协调为230户涉军企业(个体户)减免税收574万元。大力开展宁夏“中卫崇军行动”合作伙伴(单位)招募工作,进一步扩大社会拥军“朋友圈”,全市累计招募涉及石油、电信、商超等崇军合作伙伴167家,让军人充分享受到“普惠+优待”服务。
社会保障是广大退役军人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中卫市扎实开展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建档立卡、制发优待证工作,全面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组织开展部分退役士兵社保接续补缴工作,缴费完成率96.49%;建立完善困难退役军人信息台账,加强部门联动机制,为纳入城乡低保的1226名退役军人发放低保金220.5万元。
弘扬双拥光荣传统
共叙军民鱼水深情
今年6月以来,中卫市“老兵宣讲团”成员先后深入各行业领域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广场有国防知识展板,村头路口有国防教育专栏,旅游景区有国防文化长廊……中卫市开展国防教育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公园四进活动,形式灵活、内容丰富,深受群众欢迎。
同时,深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老兵永远跟党走”系列活动,打造沙坡头区东花园社区“崇军筑梦 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教育基地,整修双拥(香山)主题公园、双拥一条街等,着力营造双拥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一桩桩,一件件,在中卫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在传颂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鱼水情。全市人民延续对人民子弟兵的特殊感情,全力支持部队建设,深度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奏响了一曲又一曲军政军民团结的时代凯歌。(全媒体记者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