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会师将台堡 撒下信仰的种子开花结果

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
3月19日,固原市在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举行党史学习教育研讨会,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党史学习教育思想洗礼,激发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壮志豪情。
“将台堡是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之地、是人民的福地,这里是激发党员领导干部对党拥护、为民服务的思想之源;将台堡是新时代长征路出发之地、是信仰的阵地。”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一拨又一拨的人来到纪念园,瞻仰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聆听红军长征英雄事迹,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观看微党课,重温峥嵘岁月,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1936年5月,红军东征胜利结束后,回师陕北。中共中央根据红军东征后全国的政治形势、敌我态势及陕甘苏区面临的情况,决定组织西方野战军向陕甘宁三省国民党军事力量薄弱地区西征,以巩固和发展陕甘根据地,扩大红军的力量,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促成全国抗战的新局面。
5月19日,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率领下开始西征,开辟了纵横400余里的新根据地,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从军事、物资和思想上做好了准备。
7月初,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并肩北上,挺进甘肃,向西方野战军靠拢。当月底,西征战役胜利结束,西征红军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在进入宁夏后即行休整,并于8月和9月初相继向西、向南挺进,有目的地向西兰公路延伸,以便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并预防敌以西兰公路为界隔断西方野战军与红二、四方面军的会合。
1936年9月初,中革军委决定:红一方面军以一部分兵力保卫苏区,主力挺进西兰公路,占领海原、靖远、固原以南地区,策应二、四方面军作战;红二、四方面军兵分两路,红四方面军为左路,占领岷州、武山等地,继续向东向北,会同红一方面军向定西、陇西及西兰大道进攻,吸引与消灭毛炳文所部;红二方面军为右路,东出甘南和陕西南部,占领成县、徽县、两当、康县、凤县和宝鸡,建立苏区,东与陕南苏区、西同甘南苏区相联系,以期实现红军三个方面军的会师。
根据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部署,红十五军团于9月14日占领靖远以西之打拉池,以保证三大主力会师右翼的安全。红一军团沿吊堡子、七营方向南下,并以红一师和一军团直属骑兵团组成特别支队,由军团政委聂荣臻率领直插静宁、隆德地区,以保证三大主力会师时左翼的安全。特别支队于9月14日占领将台堡,18日占领界石铺,控制了红军三大主力在静(宁)会(宁)地区会师的主动权。
为策应会合红二、四方面军,西方野战军先后进行了8月3日同心城和9月7日七营地区进攻战斗,9月9日至下旬挺进西兰公路战斗,9月15日至16日的韩府湾、固原七营清水河反击战。
这些战斗的胜利,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扫清了障碍,创造了有利的地域条件。
在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正确领导下,1936年10月9日红一、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10月22日,红一、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当晚24时,左权、聂荣臻向彭德怀司令员和毛泽东主席发电报告了情况:“二方面军一部及贺、任、关、刘于今日到将台铺(堡)、硝河城,余部明日可到。”
红军三大主力在接近抗日前线的将台堡会师,胜利地结束了长征,实现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团结和巩固了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促成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谱写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为完成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指出:“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在敌人围追堵截中,红军翻越了数座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地,斩关夺隘,经过了14个省份,各路红军长征总里程达六万五千多里,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长征的胜利,是一曲响彻云霄、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红军长征经过固原,留下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革命火种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不朽精神,感召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固原儿女跟着共产党抗天搏地、砥砺前行。
“今天的辉煌成就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需要经常对照党中央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寻找差距,忠诚履职尽责。”固原市主要领导表示,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心中常思群众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沉下心、俯下身,真情实干保障改善民生,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记者 剡文鑫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