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进福:不负黄土地的退伍老兵
在海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的推荐下,6月4日,记者来到海原县海城镇段塬村对村民罗进福进行了采访。
初见罗进福,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热情、干练。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他身上还保留着军人的刚毅率直,黝黑的皮肤倒是跟他成天打交道的土地有些搭调,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迹。
罗进福于1980年10月入伍,隶属兰州军区,1985年10月退伍回家乡。回到家乡海原后,罗进福进了当地的一家盐场上班,受经济影响,盐场于1991年倒闭,罗进福也下了岗。当年,灵武煤矿来海原招工,罗进福成为了灵武煤矿一名工人。因当过兵、干活踏实、为人耿直憨厚,他很受矿工的欢迎。没过多久,矿领导让罗进福兼职负责煤矿的民兵训练。在罗进福的带动下,整个矿区的生产呈现出创先争优的良好形势。罗进福带的班子年年被评为煤矿的先进班子,他个人年年获得民兵训练安全生产标兵、文明先进个人等荣誉。
一晃5年合同满了,1996年,罗进福再次回到老家,多年在外漂泊,也加深了罗进福对家乡的依恋。家乡干旱贫瘠,吃不饱饭,回到家后的罗进福,时常站在自家院里远望光秃秃的山。罗进福心想,难道祖祖辈辈都要生活在这大山里?要么想法搬出去,要么改变这里。于是,罗进福心里滋生了种果树的想法,当过兵的就是“豪横”,说干就干。罗进福立即着手种植果树。
如今,罗进福的50亩土地都种了经果林。“这是大红袍花椒树,你尝尝这个叶子,味道很浓;这是木瓜树,结的木瓜有拳头大了;你看我的这片核桃树长得美么……”果园里,罗进福一边带着路,一边向记者介绍他的果树,享受着自己的“战果”。记者看到,罗进福的果园里,各样果树不下10种。
为了在海原这片旱塬上种成树,罗进福这些年一直尝试着新树种的栽植。
俗话说,杏三年、李五年、想吃核桃十八年。为了找到适合海原当地种植的核桃树,罗进福多次到东北等地考察,最后引进的核桃树苗抗旱、抗寒力高,挂果时间短,一般三到五年就开始挂果。罗进福说:“核桃树的寿命比较长,一般都在几十年,长寿的能到100年左右,长远考虑,种植核桃树,两三代人都能收益,对改善生态也有利。”
从起初的家人反对、村民不支持,到现在的家人全力支持和村民的跟种,在罗进福的带领下,段塬村全村开始种植果树,仅核桃树种植面积就达300亩。
如今,站在村里的高处看,整个村子正被“绿”覆盖。罗进福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说:“我做这么多,就是为了坚守我的初心,希望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发展经果林产业中来,发展经济的同时,让我们海原的大山长满绿。”
在罗进福的影响下,他的两个儿子都先后当过兵。罗进福的二儿子罗斌说:“父亲常常教导我们,有国才有家,我们理应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我也会像父亲那样,保持军人本色,把决定干的事坚持干下去,干好。”
为了带领全村人把经果林产业做大做强,罗进福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负责农产品销售等。看着果园里挂满枝头的香水梨、苹果,长势喜人的核桃树,记者深知罗进福实现梦想的艰辛。我们为罗进福这样退伍不褪色的军人、为这样不负黄土地的农民,点赞!(全媒体记者 马彦军 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