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前哨”,守护军营清风正气
在部队基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年活跃在作风建设的各个角落,如同一面永不蒙尘的镜子,真实映照出纪律执行与风气清朗的每处细节。他们扎根在部队一线的“纪律前哨”,风气监督员。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这群“兵纪检”,看看他们如何用“严管”捍卫公正,用“真情”服务官兵,在制度与人心之间搭建起信任的桥梁。
清风正气的“传播者”
基层风气监督员不仅肩负着监督职责,更承担着宣传教育的重要使命。在教育课堂上,监督员崔子龙用生动朴实的语言,深入解读政策纪律内涵,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纪律观念。他开设的“纪律小课堂”,借助真实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为官兵划清“能”与“不能”的界线,推动各项规章制度融入日常、成为习惯。
支队持续将纠风成效转化为文化滋养,通过举办“强军故事会”,让官兵讲述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经历。如今,“有事找组织”已成为官兵的共识,官兵的幸福指数直线提升。风气监督员用实际行动传播清风正气,为部队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官兵利益的“守护人”
在副食品验收环节,风气监督员细致入微、严格把关。从菜品品质到检疫凭证,他们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副食采购中,他们化身“市场调研员”,联合司务长走访多家商超,对比食材价格与质量,建立“价格公示表”和“质量追溯链”,从源头上杜绝“微腐败”,用严谨和专业守护官兵“舌尖上的安全”。
在评功评奖、晋升选调等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关键环节,风气监督员紧盯流程、全程监督,确保全程公开透明。他们通过过程录像、结果公示等方式,确保每个环节可追溯,切实维护每名官兵的合法权益。风气监督员就像官兵利益的“守护神”,让官兵能够安心服役、专心练兵。
铁纪执规的“黑脸人”
考核现场,风气监督员是严肃认真的“监考员”。“考核成绩无效,重新补考!”在一次30米×2蛇形跑测试中,风气监督员崔子龙当场叫停了一名战士的测试。原来,该战士在冲刺阶段故意绕过标志杆缩短距离。这一场景,正是基层风气监督员“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的生动缩影。
风气监督员严格对照标准,不放过任何一个动作、任何一处偏差。因为他们深知,唯有时时从严、处处较真,才能练就过硬队伍、夯实打赢底气。在处理风气问题时,不论涉及何人、何种情况,他们都坚持原则、一律平等,不讲情面、不搞例外,真正让铁规生威、纪律带电。
标尺在肩,清风永驻
从“制度上墙”到“监督落地”,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共治”,基层风气监督员的“新标尺”正丈量着基层治理的精度、温度与力度。他们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执着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担当,持续纠治基层风气问题,助力打造正气充盈、作风优良的现代化军营。
基层风气监督员是部队作风建设的排头兵,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在他们的努力下,部队纪律更加严明,风气更加清朗,官兵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作者 贺龙 陈柏霖 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