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杠的青春淬炼 当校园种子扎根军营热土
当院校的理论种子,扎根基层的实践沃土;当“一道杠”的青春理想,触碰军营的滚烫现实,一场关于成长的双向奔赴正在上演。近日,武警宁夏总队某部迎来了武警工程大学的实习学员,开启了属于他们的青春淬炼之旅。
兵味里的成长密码
初入营区的陌生感,在队列训练的铿锵步伐中渐渐消退;课堂上的抽象理论,在战术动作的反复打磨中变得具象可见。学员们跟着老兵学习训练技巧,将院校习得的训练方法融入日常,在“教与学”的互动里,让知识理论在实践中迸发出更加灿烂的火花。
训练时的歇斯底里,让象牙塔中的理论认知有了实践的温度。五公里武装越野时的汗流浃背、攀登楼房时的皮破血流,这些课本以外的“必修课”,教会他们的不仅是新技能,更是基层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担当。
牌桌上竞技的是乐趣,汗水里交融的是情谊,共同凝聚起“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集体力量——兵味,就在这日复一日的交融中,无声地浸润进了青春的蜕变历程中。
战位上的本领淬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战位是最好的课堂,老班长用带血的伤疤讲述工作经验,用沙哑的嗓音传授带兵心得,那些书本上枯燥的内容,在一个个案例中变得鲜活滚烫。
每一次负重前行,都是对“能打仗、打胜仗”的践行;每一次肌肉记忆,都是对“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淬炼。在这里,他们更加明白:军人的本领,从来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而是千锤百炼后的实力,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
精神上的接力传递
站在英雄雕像前,深刻理解忠诚奉献的意义。苗鉴烈士用惊心动魄的40秒,将“人民至上”的信仰刻进学员们的心里。当年轻的生命化作托举群众的支点,当最后一丝力气用来传递求生的希望,这份超越生死的担当,成为了“奉献”二字最光辉的注解。
学员们站在荣誉墙前,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的荣誉,更是精神的传承。他们从榜样典型中汲取的,是“忠诚担当”的力量;从英模足迹中读懂的,是“人民武警为人民”的初心。这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感动,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基础实习、岗位练兵,是青春成长的蜕变,是实战本领的淬炼。学员们将带着基层的泥土芬芳、岗位的宝贵经验、英模的精神火种回归校园,肩上的“一道杠”早已不再只是院校与基层的连接线,更是责任与担当的刻度线。正如他们所言:未来的强军路上,这些在实践中沉淀的感悟、在熔炉中锻造的信念,将化作守护家国的力量,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最绚丽的光芒。(作者 王文兵 娄丹平 孙庆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