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故事丨从“王牌主持”到“金牌解说”
日前,一条名为《祝贺!我总队参赛选手刘晓千荣获第五届红色讲解员大赛“金牌志愿讲解员”!》的微信推送,在宁夏总队官兵的微信朋友圈急速蹿红,近千条转发、5千余次的阅读浏览记录都证明着官兵对其的认可。
这个被大家争相点赞的不是别人,正是总队医院警官刘晓千,而她刚刚在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及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决赛中取得前十名的好成绩,并荣获“金牌志愿讲解员”殊荣。
“金牌解说”是怎么炼成的?熟悉刘晓千的人都说,这还得从她的“王牌主持”修炼说起。
一米八的大个子,姣好的面容和修长的体态,初见刘晓千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两个字:“模特”。
刘晓千自小就是孩子堆里最出挑的那一个,不仅因为她远高于同龄人的大个子,也在于身上那股永不服输的要强劲。她从小便喜欢舞台,学生时期就因经常主持节目而成为他人眼中的“明星同学”。
考入大学后,她更是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加入模特队、参加活动主持,成为大学闻名的“双料人才”。但从小就迷恋橄榄绿的她却没有被花花世界所干扰,2011年一毕业便携笔从戎,在塞上江南成为了一名文工团女兵。
可高挑的身材却曾一度制约了她的发展,在其他女兵多以舞蹈节目见长时,她却因身体不够协调等原因无缘彩排。眼瞅着同年兵们都已在舞台上频频出彩,刘晓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尽快赶队,刘晓千说相声,也学过编写脚本,但都不见起色。“怎么办?”那段时间,一向好强的她急得满嘴起泡,好在被时任总队文工团团长朱江发现后出现了转机。他安排刘晓千继续深耕主持专业,没想到竟意外发现了一棵好苗子。
在朱江的精心调校下,刘晓千的主持技巧愈发纯熟,台风也更加大气。此后3年间,每次文工团下队服务演出,刘晓千总会作为主持人与官兵们亲切相见。甜美的嗓音让大家对这个“大高个主持人”好感颇深,还为她取了个“军营百灵鸟”的昵称。
2014年9月,刘晓千作为大学生提干成功。赴杭州上学前,她向战友们郑重承诺:“等我学成归来,还要在主持人的岗位上取得更好成绩!”
刘晓千没有食言。2015年至2018年间,她不仅作为每年总队重大晚会的定岗主持人,还被中国回族舞蹈展、武警部队重大晚会聘为特约主持人,拥有几十场大项活动主持经验,“王牌主持”的名头越发响亮。
但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底,因编制体制调整,总队文工团撤编,刘晓千带着自己的一身技能,来到总队新闻文化工作站继续施展拳脚。
图书馆、史馆、红色场馆,远离主持人舞台的刘晓千逐渐放下了主持词,反而拿起了解说词,用一场场声情并茂的优质解说,将红色知识、总队历史灌入了官兵头脑中。
从手持话筒到腰间挂麦,刘晓千用一次华丽的转身,完成了主持人向解说员的跨越。
今年4月,总队收到通知,第五届全国红色讲解员大赛将在长沙举办,全军和武警部队将选拔优秀选手参赛。得知消息,刘晓千第一个报了名。
可备赛过程的艰辛远超她的想象。武警部队初赛、决赛,全军初赛、决赛,全国初赛、决赛,在为期两个多月的尖峰竞技中,刘晓千用总队苗鉴烈士舍身救人的故事走向全军,让宁夏事迹感动无数人;在讲述黄君珏烈士故事时,许多评委泪洒当场。当她在全国舞台上讲出魏德友“一个人、一匹马、一条国境线”的故事时,同在台下的其他选手坦言,她的讲述就是金牌讲解员的好样子!
但不为人知的是,高强度的背记、长时间的备赛、高压的环境也曾让她生出弃赛的念头,也发生过彩排时站在聚光灯下一个字也想不起来、抱膝痛哭的时候。
“我不是一个人在比赛,组织和各位老师把我推到这,不能半途而废!”她不断为自己加油打气,最终克服不良心理,再次站到了舞台上。
“每当东方破晓,一面面五星红旗高高升起,迎风飘扬……”当最后一句解说词脱口而出,场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刘晓千望着台下的人群,眼泪不止地打转,她告诉自己:“从‘王牌主持人’到‘金牌解说员’,她做到了!”(作者 石天祥 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