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青年志愿者程康:以赤诚情怀绘青春底色

9月开学后,银川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的师生经常能在校园里看到一名勤工俭学的同学,无论是维护校园秩序,还是排查安全隐患,他总能快速解决问题,是大家公认的“安心符号”。他就是该校大学生志愿者程康。
19岁时,程康从陕西省渭南市高中毕业后,怀揣从军报国志参军入伍。清晨的号角、烈日下的训练、风雨中的拉练,这些宝贵的经历磨砺了程康的意志,也让年轻的他懂得了“站得出、扛得住”的真正含义。服役期间,部队铁一样的纪律和对思想道德上的严格要求,帮助他养成了纪律意识与执行力,人民子弟兵的担当和雷锋精神的浸润更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公益的种子。
2023年,24岁的程康退伍,考入银川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入学后,程康保持军人本色,弘扬雷锋精神,用赤诚之心暖人间温情。同年8月,银川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的辅导员金伊宁成为程康的入党培养人。在她的引导下,程康于今年3月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大学期间,程康积极发挥志愿者作用,先后加入羽翼志愿者服务协会、组织开展雷锋月捐衣活动。自去年5月起,程康任学校退役军人服务站志愿部部长,结合自身军旅经验为周边小学制定军训计划,并在学校迎新开学期间负责校园交通疏导。10月国庆假期,程康在银川火车站开展志愿服务时,发现一位老者坐着轮椅,而他的家人正费力地把轮椅推上台阶。程康见状立即和其他志愿者过去帮忙。当老者的家人要给他们酬劳时,程康笑着摆手拒绝了,他说:“这是志愿者应该做的。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平时习惯用文字传递温暖,能用行动帮到您,更有意义。”类似这样的事例对程康来说并不少见。
今年暑假期间,程康积极参加“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为困境儿童进行家庭作业辅导、顶着烈日为环卫工人和执勤交警送去绿豆汤等解暑饮品,还多次参加社区环保活动。在志愿服务中,程康积极带动身边的同学参与志愿服务,通过组织火车站引导、社区入户登记、防诈骗宣传等方式帮助更多有需要的群众。在程康的带动下,不少大学新生从第一次穿“志愿红”到独立完成志愿服务。他也深感欣慰,志愿精神正是在这样的薪火相传中延续。
2024至2025学年,程康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近800小时,参与活动百余次,带动近百名同学参加志愿服务,其中30人获得“优秀志愿者”证书,近40人获得红十字会心肺复苏证书。9月开学后,程康在公益平台通过“希望工程”“孤儿助养”两个项目持续月捐。截至目前,他个人累计捐款达3067元,月捐次数达89次,还参与包括“希望工程1+1助学行动”在内的29个公益项目,希望能用长期、稳定的力量,让更多孩子感受到社会温暖。程康先后获得国家级志愿服务证书,银川市级“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由他牵头开展的“青春系国防·共筑强国梦”项目在自治区立项,实现了橄榄绿情怀与志愿红理念同频共振。
从橄榄绿中,他学会了在风雨中挺身而出;在志愿红里,他懂得了把温暖送到每一个需要的角落;而象牙白,则赋予他将善意化为专业行动的力量。程康认为,这三色不是孤立的片段,而是成长路上不断叠加的底色。未来,他将带着这份信念,把服务他人的初心融入学习与实践,用一生去兑现那份最初的承诺。(记者 束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