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塞上军旅

陈强:军营硬汉变身“茴香大王”

稿件来源:云端中卫客户端 发布时间: 2025-08-14

  8月11日,海原县西安镇西安村的田野上,近千亩小茴香随风摇曳,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这片贫瘠的黄土地,如今靠着这“嫩黄”的香料焕发了勃勃生机。而让这一切成为现实的,是从武警战士转身为致富带头人的共产党员陈强。


航拍下的近千亩小茴香田。

  1974年出生的陈强,是土生土长的海原人。1992年,18岁的他响应国家号召参军,成了一名武警战士。三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了他“不服输、能吃苦”的钢铁意志,也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

  1995年退伍回到家乡,陈强没想着过安逸日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家乡产的小茴香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品质比市面上好多同类产品都强。“这么好的东西,咋就走不出去呢?”这个念头在他心里扎了根,像一颗种子,等着破土而出。

  带着对家乡特产的信心,陈强毅然决定南下闯一闯。可刚到南方城市,人地生疏,没客户、没渠道,他开的小店几乎没人光顾。


陈强筛查准备打包小茴香。

  “那阵子,白天跑市场、访商户,晚上就研究产品特性、分析价格走势。”陈强回忆说。军人那股子韧劲支撑着他,一次次碰壁,又一次次爬起来。2003年,他终于靠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诚信经营,在南方站稳了脚跟,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小茴香贸易公司,成功挖到了“第一桶金”。

  “那时候我就明白,只要方向对了,再难也得坚持。”他笑着说。

  事业有了起色,陈强心里始终牵挂着家乡。2011年,他带着资金和经验回到海原,开始了第一次返乡创业。他一头扎进小茴香的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他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模范”。

  2018年,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需求,陈强再次南下,和行业里的精英合作创办新公司,系统学习现代化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品牌运营模式,为第二次返乡攒足力量。

  2024年,陈强第三次回到家乡。这一次,他带来了更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他投资引进了国内领先的智能精选色选设备,建成了标准化加工流水线,一门心思打造“无公害、无农残”的高品质小茴香产品。

  如今,在宁夏惠农植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里,自动化设备转得正欢,每一粒小茴香都要经过严格筛选和检测。公司的产品不仅在全国药用市场和大型批发市场卖得火,还远销海外,成了“宁夏味道”的代表之一。


工人们在大型精筛设备旁工作。

  陈强介绍说:“我们工厂主要就是加工销售小茴香、孜然。货主要卖到河南、广东、广西这些省份。咱海原小茴香有个特色,就是药用价值高,在全国各个产地里都占优势,好多国内的药厂都直接来海原采购。”

  这条产业链实实在在地让乡亲们尝到了甜头。公司直接吸纳了50多名当地农民就业,人均月收入超过4000元;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几十户农户搞种植、跑运输,每户每年能多挣3万多元。

  “我去年试种了200亩,挺成功,无公害检测做了3次,都合格。今年种的600亩,目前长势都挺好。无公害小茴香的市场价比一般小茴香高,1公斤能多卖2元。明年打算种到5000亩左右,带着附近的老百姓都来种小茴香,一起多挣钱。”海原县起航种植养殖家庭农场的种植户伏海平高兴地说。

  “在外闯荡再久,也忘不掉家乡那片小茴香田。”这是陈强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把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裕当成自己最大的追求。

  从武警战士到商海闯将,从三次创业到产业带头人,陈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那一抹“嫩黄”的小茴香,不仅香飘万里,更照亮了黄土地上的乡村振兴路。(记者 张铠捷 范本哲 李洋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