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石建国:二十年扎根社区书写奉献人生
“小石,我今天早上起来卫生间有点漏水,你能来家里帮我看看吗?”“王姨,您别着急我马上过来。”近日,老兵石建国接到了贺兰县惠泽园小区独居老人王玉兰的求助电话。他立即带着工具箱赶到老人家中,并迅速排查出漏水原因——卫生间上水管接口松动。他熟练地更换接头、缠绕防水胶带,不一会儿便解决了问题。“一个人遇到这种事真不知道咋办,多亏有你!”王玉兰拉着石建国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贺兰县富兴街街道马家寨社区,居民们习惯称石建国为“小石”。这个称呼一叫就是二十年,见证着这位退役军人用脚步丈量社区每寸土地、用双手守护万家灯火的岁月。从深夜水电抢修到社区平安守护,从高考护航到孤寡老人照料,他将军人的忠诚与担当,化作服务群众的点点星光,照亮了一方家园。
“叮铃——”2023年深冬凌晨两点,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寂静。惠泽园小区一户居民家水管爆裂,水漫全屋。石建国套上外套,抓起工具箱就冲出门,零下十几度的寒风中,他跪在结冰的地板上,即使双手被金属管件冻得失去知觉,仍咬紧牙关反复调试阀门。三个小时后,居民家中恢复平静,他婉拒报酬,只留下一句:“我是老兵,这是应该做的。”
这样的深夜救援,对石建国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凭借扎实的水电暖维修技术,他成了社区公认的“应急专家”。独居老人王玉兰家的水龙头、电路管线,都是他定期上门检修更换的;每年供暖季,他带着测温仪、扳手挨家走访,去年冬天累计排查127户高龄家庭。“这多出来的温度,是小石给的温度!”居民石凤英望着温度计感慨道。
2024年10月,石建国接过社区治保委员会副主任的担子。面对错综复杂的基层治理难题,他将军旅生涯锤炼的果敢作风融入工作。在一次因噪音引发的邻里冲突中,他连续三天登门调解,既当“和事佬”又做“法律顾问”,最终促成双方和解。任职以来,他带领团队化解矛盾纠纷8起,整改安全隐患20处,实现辖区安全隐患“清零”。
而在每年六月高考季,印有“宁夏老兵”字样的送考车总会准时出现在考点外。石建国提前半个月检修车辆、规划路线,方便高考时免费接送考生。“看着孩子们安心走进考场,就像看到当年保家卫国的自己。”他笑着说。二十年间,从铲冰除雪的志愿者到垃圾分类宣传员,从政策宣讲的“流动喇叭”到弱势群体的“贴心人”,他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18000小时。
在石建国的感召下,马家寨社区组建起1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56名退役军人和居民主动加入服务行列。他们结对帮扶困难家庭23户,开展公益活动80余场,让互帮互助的文明新风在楼栋间流动。“军装虽脱,军魂永驻。”石建国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退役军人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