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军区政委郭建军在京接受媒体采访
3月10日,《中国国防报》刊发了对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军区政委郭建军同志的采访,以下为采访全文。
郭建军代表——
弘扬英雄精神 培育爱国情怀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从娃娃抓起。”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军区政委郭建军告诉记者,“弘扬英雄精神、建设少年军校,是让家国情怀和国防观念融入青少年血脉的有效路径。”
“自2021年以来,宁夏军地依托红军长征会师地红色资源优势,创新开展以塞上英模名字命名少年军校活动,推动国防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郭建军代表介绍,他们以英模精神为内核,将国防教育有机融入学校育人体系,常态化开展“兵娃娃进军营”“兵叔叔进课堂”等活动,组织学生“走红色足迹、学红色历史、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在耳濡目染中成长为有“根”的中国人。
“历览古今英雄事,长向先烈借火薪。”郭建军代表告诉记者,宁夏银川景岳小学坚持33年组织学生在入学第一课学习《三烈士的故事》,学生们争当三烈士纪念馆红色故事讲解员,自发成为国防教育播火者。宁夏固原二中坚持29年组织学生徒步54公里祭奠英烈,感悟革命信念,汲取奋进力量,不少学生在心中种下矢志报国的种子。这一充满意义的“行走的思政课”模式,被越来越多中小学效仿,极大激发青少年爱国情怀。众多鲜活事例表明,在青少年心中播撒英雄的种子意义深远,这颗种子将成长为崇尚英雄、争做英雄的参天大树。
去年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进一步明确学校在国防教育中的主体责任,这更加坚定了郭建军代表持续推进宁夏少年军校建设的决心。他说:“和平不是英雄的退场,而是英雄的新生。英雄精神不应只在历史中闪光,还应在当下传承,更应在未来永续。”
谈及如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小学国防教育,郭建军代表建议:“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教材、师资、场地等硬件设施建设,系统全面抓好中小学国防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着重加强对青少年家国情怀和英雄气概的培育,将英雄事迹及其精神内涵融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教育,激励青少年立志成为新时代的人民英雄,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