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日报评论员文章丨卅载接力“长征”路 百里壮行淬青春
五十四公里徒步往返,以脚步丈量信仰之路,用赤诚告慰革命英烈,厚植深沉家国情怀;三十年风雨接力前行,以坚守传承红色基因,用行动砥砺青春志向,铸就思政教育品牌。
4月3日凌晨5时许,晨光熹微,固原二中、弘文中学以及社会各界自发参与的3200多人整齐列队,红旗招展,再次踏上那条承载信仰与初心的征程,向着彭阳县任山河烈士陵园坚定前行。这场始于1995年、延续三十载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已从最初质朴的纪念,升华为一堂跨越山河的大思政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每一处红色地标都是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任山河战斗是解放宁夏的第一仗,364名解放军指战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永远长眠在这里。他们的光辉事迹,化作感召后人、启迪思想的永恒之光。然而,如何让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从教科书的字里行间“走”出来,真正融入青少年的血脉与灵魂?1995年,固原二中率先将清明祭扫活动拓展至百里之外的任山河烈士陵园,以徒步往返这一极具挑战性的方式,为红色教育落下了破题之笔。难能可贵的是,随着时光流转,学校几经改革,校长换了几任,但“徒步任山河”始终不曾停歇、“行走的思政课”从未间断。从最初师生自发参与,到如今社会各界踊跃加入;从简单祭扫到红色故事会、研学研讨等多元实践,活动形式不断创新,但精神内核始终如一。这场活动已不仅是固原思政教育的“金名片”,更成为全国大思政课建设的生动范本——它证明,红色教育可以如此震撼人心,如此深入人心。
最好的教育,不仅是言传身教,更是躬身实践。在一年一度的百里征途中,猎猎红旗如火焰燃烧,指引前进方向;同学们相互搀扶的身影,展现团结力量;激昂嘹亮的歌声,奏响青春乐章,共同构成六盘山下最动人的风景。在烈士陵园,师生们肃立默哀、擦拭墓碑、聆听讲解,于潜移默化中完成精神洗礼。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上,青少年学子以坚定有力的脚步去丈量信仰的深度,用诚挚炽热的心灵去感悟历史的厚重,让红色历史从“遥远故事”变为“生动教材”。“走的是磨炼,敬的是英雄,传的是精神”,凝结着一代代参与者的生命体悟,诠释着红色教育的永恒价值。
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这场活动的意义早已超越纪念本身。曾参与徒步的学生回忆:“奋力翻越最后一道山梁时,我真正懂得了坚持的意义。”如今,当年的参与者中,有人成为教师,带领新一代青少年重走这条意义非凡的路;有人扎根基层,用“强国有我”的担当诠释青春。这场征途之所以持续感染着人们,根本在于它不仅是体能的考验,更是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深层塑造。当孩子们的指尖轻抚过烈士墓碑的纹路,在这片被鲜血浸润的土地上庄严宣誓时,“学英雄”的信念扎根心灵,“做英雄”的志向拔节生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固原市区到任山河往返的108里路程,是一条镌刻着初心的溯源之路,更是一条涌动着希望的奋进征途。三十年来,三万多名师生以脚步丈量信仰,在广袤大地上绘就震撼人心的红色长卷。固原二中、弘文中学的实践昭示:思政教育的生命力,源于坚守中的传承,更在于创新中的焕新。我们相信,当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从百里壮行中领悟“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深刻命题,红色江山必将生生不息,红色基因必将在新时代绽放熠熠生辉的光芒。(评论员:锁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