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防聚焦

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

稿件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2025-09-30


  每逢清明节,我区各中小学师生都会前往当地烈士陵园进行祭扫活动,并认真聆听记录烈士事迹,赓续红色血脉,传承英烈精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社会各界群众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深切崇敬,自发到各地烈士陵园祭拜英烈、追思历史,以多样形式缅怀伟大胜利,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赓续传承。

  银川:构建“可移动、可感知、可参与”的精神课堂

  步入银川市烈士陵园,巍峨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直指苍穹。近年来,立足红色资源禀赋,银川市烈士陵园打造以“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英烈精神”为主题的“行走的思政课”红色研学活动,融合志愿讲解、红色影像展播、主题班会、红色诗朗诵等形式,构建起“可移动、可感知、可参与”的精神课堂,让沉睡在历史中的英烈故事变得鲜活可触。今年7月以来,该园已成功开展多场研学活动,吸引400余名青少年深度参与,让红色基因在青春血脉中扎根生长。

  祭扫活动,既是对革命先烈的深情告慰,更是一堂直抵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每年清明节,银川市各中小学校的师生们徒步至烈士陵园,通过献花、扫墓等方式,重温历史、致敬英烈,进一步凝聚了爱国情怀,提升了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

  石嘴山:山河记得你 英烈精神永存

  置身于石嘴山市烈士陵园,每一块墓碑都承载着一个英勇的故事,每一处角落都弥漫着历史的厚重。这里,满是对革命英烈最深切的缅怀与敬意。

  1950年春天,中国人民解放军19兵团65军194师582团在黄渠桥担任驻守任务。一日,解放军的指战员们进入贺兰山砍柴,归途时遭遇土匪郭栓子部队的偷袭。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郭栓子败逃,而582团的16位指战员英勇牺牲,他们的遗体被分别安葬在原惠农县三区的三乡和五乡。1953年4月,为缅怀在黄渠桥战役中英勇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当地政府在西永固乡精心修建了惠农县革命烈士墓。将之前分散在原惠农县三区三乡和五乡的16位指战员遗体集中安葬在一起。

  李双双,宁夏原陶乐县五堆子乡人,是一位杰出的革命战士。他于1943年参加革命,并巧妙地以贩碱经商为掩护,将情报转送出去。194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除了传递情报、搜集敌情、转送宣传品外,还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思想。1947年6月,李双双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他始终坚守信念,后被敌人折磨致死沉尸黄河,牺牲时年仅38岁。

  2007年4月,为纪念李双双等烈士,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在星海湖畔的渔人码头塑造了他们的雕像。2008年,雕像被迁至中华奇石山,这里因此成为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吴忠:打造传承历史与爱国情怀的精神圣地

  吴忠涝河桥烈士陵园成立于1951年,以纪念135位在解放宁夏攻打涝河桥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经过多次修缮,该地现已成为一个占地广阔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步入吴忠涝河桥烈士陵园,芳草萋萋,松柏苍翠。纪念馆内,75位吴忠籍革命烈士的画像与生平事迹得以展现,他们曾在解放吴忠、抗美援朝、剿匪平叛的战斗中英勇献身。

  作为全国烈士纪念设施的重点保护单位,该园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更承载了无数英烈的英勇事迹。陵园内,一座座雕塑默默伫立,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烈士们的英勇与贡献,表达深切的敬意与缅怀,传承英雄精神。据吴忠涝河桥烈士陵园工作人员介绍,革命纪念馆通过庄重的外观及内部展品,让烈士的英勇事迹得以传承,让参观者感受先烈的民族情怀。解放吴忠堡战斗的模拟沙盘,更是让参观者直观体验战斗的激烈,深刻感受历史的厚重与英雄的伟大。

  固原:延续红色足迹 激情任山河

  任山河陵园位于彭阳县城西北23公里处的古城镇任河村,属全区规模最大的陵园,安葬着一代又一代在这片土地上因保卫家园而牺牲的人。

  陵园从山脚延伸至山顶,纪念碑笔直冲天,松柏环绕。走进正门,正对面三层台阶上是纪念广场,再往上是烈士墓冢,一共三层,一层比一层高,每层台阶边缘都刻着烈士语录。陵园一角的纪念馆里,摆着缴获的步枪、破弹壳、布鞋和断裂的钢盔,玻璃柜里贴着一张泛黄的名单,上面有的名字只有两个字,还有的写着“籍贯不详”。

  29年来,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坚持每年徒步任山河烈士陵园,延续红色精神。发起该纪念活动的原固原二中校长韩宏,话说得直白:“光在教室里讲烈士事迹,学生记不住,也没感觉,得让他们身历其境地走一走那段路。”

  丰富的纪念活动,是让英烈精神深入人心的关键。2024年,祭奠英烈活动再次引爆全网,相关作品网络点击量超16亿人次,入选全国大思政课优秀案例;隆重举行迎接苗鉴烈士回家暨安葬仪式,5万多名群众自发沿路送别,相关报道转发点赞量超过亿次,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以寻找燕飞烈士和徒步任山河活动为主线的清明特别节目《山河待黎明》在中央媒体平台播出,受到广泛关注;高质量开展“清明祭英烈”、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代烈士家属祭扫、“重走长征路”“英烈事迹宣讲”等活动,各类烈士纪念设施每年接待各类祭扫活动超10万人次,让缅怀英烈成为日常、学习英烈融入生活。(文字由记者 束蓉 蔡睿晓 整理 图片由 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