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县马莲乡:“你安心服役,家里有我!”
“你安心服役,家里有我!”7月6日,自治区政协调研组在西吉县马莲乡慰问现役军人困难家庭,当视频接通远在四川甘孜某部服役的现役军人马俊时,怀孕6个月的军嫂苏晓艳对着视频那头的丈夫说出这句朴实而坚定的话语,让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军人家庭的无私奉献,更彰显了广大军属们的家国情怀。
“他从小就想当兵。”父亲马玉川回忆道,儿子马俊小时候最爱看军事题材的电视剧,那些特种兵训练的场景能让他一动不动看半天,满眼都是对军营的向往。
2020年征兵季,马俊瞒着家人偷偷报名参军。直到接到体检通过的通知才告诉父母。尽管心里有万般不舍,但父亲马玉川和母亲黄德花最终还是选择支持儿子的决定:“去吧,到部队好好干,为国家出力是光荣的事!”他们深知,儿子穿上这身军装不仅是全家的骄傲,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部队的日子里,马俊始终保持着踏实肯干的作风。训练场上,他动作标准、不怕吃苦,常常主动加练;政治学习时,他认真记笔记,积极发言;战友们遇到困难,他也总会热心帮忙。凭着这股认真劲儿,马俊在年终评选中全票通过,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马俊被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而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离不开妻子和父母日复一日的默默付出和支持。
马俊结婚后,每年只有两次探亲假能回家和苏晓艳团聚。平日里,在公婆的帮衬下,照顾两个孩子的起居学习、操持家里的大小事务……苏晓艳担起了家里的重担。
去年寒冬腊月的一天,后半夜女儿突然烧起来,一量体温39.5度。苏晓艳二话没说,和公公婆婆一起,用棉被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就往镇卫生院赶,等到医院孩子输上液,天都蒙蒙亮了,她才发现棉鞋早就湿透了,脚冻得发麻。
看着年迈的公婆,苏晓艳总想着多挣点钱贴补家用,她便在村子附近的蔬菜大棚找了份零活。夏天棚里热得厉害,但一天干下来也能挣100多元,有次她差点热晕,扶着棚架缓了半天才接着干。
可这些难处,她在电话里从没跟马俊提过一句。她知道丈夫在部队训练辛苦,任务又重,不想让他分心。每次马俊问家里情况,她都说:“都挺好的,孩子乖,爸妈也硬朗,你在部队安心工作就行,别操心家里。 ”她心里清楚,只有把家里照顾好了,马俊在部队才能心无旁骛地训练和执行任务,也正是这份理解和支持,让马俊在军营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如今,身怀三胎的苏晓燕身体越来越沉重,但仍然坚持出门干活。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给孩子们做早饭,挺着大肚子也要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公公婆婆都劝她别太劳累,她却笑着说:“等丈夫下次休假回来,看到家里添了新成员,肯定特别高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孩子平安出生,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吃顿热乎饭。
“这几年,各级政府对我们很照顾,两个孩子享受C类低保,每月共700元低保金,能帮衬不少,我们也不能光靠国家。”马玉川说,家里除了种着几亩地,还在院里搭了棚子喂着2头牛和13只羊,因为每天铡草、拌饲料,忙得脚不沾地,这么多年下来,自己和老伴的腰就落下了毛病。可一想到儿子在部队保家卫国,他就觉得这些苦都不算什么。
房间里,一张马俊的军装照在显眼处挂了有些年头。闲暇时,马玉川老两口总爱对着这张照片看,照片里的马俊站得笔直,透着军人的英气。老两口就这么静望着,脸上的皱纹慢慢舒展开,露出了欣慰的笑,满眼都是骄傲和对儿子的牵挂。
日子虽平常,却被他们过得有滋有味;小家虽简单,却被他们撑得稳稳当当。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农家小院里,军属的坚守就像黄土高原上的胡杨,深深扎根在厚实的黄土地里,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你保卫国家,我守护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