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只和平鸽振翅铭刻光辉征程!贺兰山西路街道“庆七一”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7月1日,贺兰山西路街道“红心向党庆华诞 携手奋进启新程”庆祝建党104周年系列活动迎来高潮。104只和平鸽在晴空下振翅高飞,雪白的羽翼划出银亮的弧线,铭刻着中国共产党104载栉风沐雨的光辉征程,更凝结着人民群众对“和平与团结”的炽热心声,为持续一个月的“七个一”主题活动镌刻下温暖而厚重的注脚。
和平鸽放飞现场。
6月以来,街道把服务为民从“活动日”延伸至“日常景”。
6月28日,盈北社区党员志愿者开展“党员一日行”服务,为辖区20余户退休党员送上“七一”大礼包,包含党史书籍、健康关怀及定制合影。86岁的李奶奶握着志愿者的手感慨:“平时孩子们忙,你们常来坐坐,比送东西更暖人心。”
同日,芦花苑社区第四届“团结杯”广场舞大赛现场,除精彩表演外,同步设置社保政策咨询台与反诈宣传点,工作人员“一对一”解答居民疑问。芦花洲社区红歌大赛期间,“我想对党说”环节收集群众建议12条,涉及小区绿化、便民服务等,社区当场承诺“逐条落实”。
团结聚力,从“一根绳”到“一条心”。
6月22日,学院社区足球场上,党员组、中年组、青少年组、家庭组四支队伍展开拔河比赛。队员们扎稳马步、齐声呐喊,场边加油声此起彼伏。“平时各忙各的,这回和邻居们一起使劲儿,感觉社区真像一家人!”参赛居民马大姐赛后笑着说。
知识竞赛与沉浸体验同步推进。学院社区“庆七一”活动设置建党知识、垃圾分类、禁毒问答,72岁的王大爷抢答“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后,举着奖品说:“活到老学到老,这题我可不能输!”伊地社区则以“重走长征路”游园会创新形式,模拟“突破封锁线”“飞夺泸定桥”等场景,青年党员杨文媛感慨:“以前学长征是课本上的字,今天在公园里‘走’一遍,才真正懂了‘每一步都不容易’。”
6月23日,芦花洲社区文化广场歌声嘹亮,第一届红歌大赛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映山红》等经典曲目串联党的百年奋斗史诗。82岁党员王淑兰独唱《映山红》,沙哑嗓音追忆革命岁月;12名“红领巾合唱团”以童声合唱《少年》,传递“强国有我”的朝气。现场展销区同步亮相枸杞、果脯、多肉盆栽等特色产品,结合社保政策、反诈宣传,勾勒出鲜活的烟火气场景。
红歌大赛现场。
文艺演出现场。
非遗技艺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兴洲北街社区将竹编技艺融入党徽、党旗图案创作,党员们感叹“用双手编出对党的感恩”;书香苑社区邀请宁夏书法家协会名师现场挥毫,非遗剪纸传承人创作“团结”“奋进”主题作品,居民李阿姨捧着刚领到的剪纸说:“这比买的装饰品更有意义,是咱老百姓对党最实在的心意。”
街道各村(社区)还同步开展“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活动。芦花洲社区红歌大赛现场,89岁的贾素珍佩戴纪念章时声音哽咽:“这枚纪念章是党对我们一辈子坚守的认可。看着国家发展越来越好,孩子们茁壮成长,这就是我们党员最大的心愿!”顾家桥村为6名退休党员举办座谈会,1976年返乡担任饲养员的夏建成朴实回忆:“没想过挣钱,就想把技术带回来。现在年纪大了,能做的就是不给组织添麻烦。”
信仰的接力在誓言与故事中延续。6月20日,学院社区活动现场,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铿锵誓言与跃动的党徽同频共振;兴洲北街社区“红色故事分享会”上,党员们围坐讲述李大钊、董存瑞等革命先辈的故事,青年党员张秀梅说:“从入党誓词里读懂初心,便把余生都种进信仰的土壤。”
据街道党工委书记于颖介绍,此次“七个一”系列活动以“党建+”模式串联“红色传承、文化赋能、团结聚力、服务为民”精神链条,覆盖辖区2.3万居民,开展服务127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4项。她表示:“104年风雨兼程,我们以活动为媒,让党员群众在参与中厚植爱党情怀,在互动中凝聚奋进力量。未来将继续以党建为核心,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传递时代强音,共同绘就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幸福画卷。”(宁夏日报记者 杨淑琼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