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英烈!银川中小学生这样过清明节
清明节前夕,我区部分中小学在银川市松鹤陵园军魂园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瞻仰红色遗迹、聆听英雄故事、重温入队誓言,一队队身着校服的中小学生肃立于纪念碑前,手捧菊花,目光坚定,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冰雕连”石塑群像。
步入军魂园,最引人注目的是“冰雕连”石塑群像。取名“冰雪雄魂”的“冰雕连”雕塑长6米、高3米,采用30吨花岗岩制成。“冰雕连”石塑群像生动再现了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188名冰雕连战士俯卧冰天雪地、至死保持战斗姿态的悲壮场景。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底座镌刻的烈士宋阿毛的绝笔诗,字字铿锵,令学生们屏息凝神。
“这些战士平均年龄不到20岁,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与信仰。”军魂园讲解员车亚妮动情讲述。“课本上的文字‘活’了,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年轻的脸庞和炽热的心。”银川市良田中学八年级(8)班鄢子杰说道。
“这些名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无声的教科书,教会孩子们何为责任与奉献。”车亚妮说。
军魂园内,百米红色军史长廊成为学生们的“移动课堂”。长廊尽头,“军人名录墙”上镌刻着2000余名安葬于此的军人和退役军人的姓名。在“六盘山精神”展板前,学生们驻足聆听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的创作背景,感受“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壮志。
在“红军帽”雕塑前,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触摸底座上老红军题写的“长征精神代代传”,体验戴上仿制红军帽的庄严时刻;在“长征颂”群雕旁,少先队员齐声朗诵《七律·长征》,稚嫩的声音与历史的回响交织。
“今天的幸福是你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会珍惜每一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有的孩子用稚嫩的笔触在本子上写下来。
“这样的实践教育比课堂更震撼。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历史,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爱国与担当的种子。”永宁县蓝山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张新柱说。
传承红色基因。
目前,银川市松鹤陵园军魂园已成为全区广大群众开展以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之一。军魂园先后完成“中国军魂”纪念碑、红色军史长廊、军人名录墙、抗战之声小号手、大漠英雄、军需处长的故事、红军帽等组雕故事。
去年,军魂园被授予“中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共接待前来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的人数达10多万人,真正发挥了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的功能,赢得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誉,成为银川市青少年红色教育的“第二课堂”。(宁夏日报记者 何耐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