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祭英烈,在行走中感受信仰的力量!利通区“行走的思政课”覆盖师生5万人次
“步行4公里多来到这里,虽然有些累,但这次活动让我明白,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3月25日,站在涝河桥烈士陵园的纪念碑前,吴忠市利通区第三小学六年级3班学生彭钰翔眼神坚定。当日,利通区第三小学、第八小学等多所学校组织885名师生徒步前往涝河桥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在历史脉络中“触摸”到英烈们浴血奋战的壮烈过往,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
孩子们相互鼓励,精神抖擞前往烈士陵园。
上午8时,利通区三小六年级376名学生在老师的严密组织下,排着整齐的队列从校园出发,沿着非机动车道向涝河桥烈士陵园前进。一路上精神抖擞。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队伍前方有学校保安引导,路口绿灯时组织学生快速通过,各班老师则在行进队伍与机动车道之间形成“安全线”,确保学生安全。
祭奠英烈
孩子们相互鼓劲,经过50分钟的“急行军”,三小队伍抵达烈士陵园。陵园内,纪念碑巍然矗立,革命烈士的英魂在青松翠柏间长眠,师生们列队肃立,敬献花圈,默哀致敬;少先队员献词、宣誓。少先大队辅导员介绍革命先烈事迹的声音在微风中回荡:“1949年9月,解放军第19兵团10万大军挥戈北上,挺进宁夏,攻打涝河桥解放吴忠堡。战斗打响,枪声密集,硝烟弥漫。战士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此战共有135名解放军指战员英勇牺牲……”
默哀致敬
孩子们握紧拳头,有人低声念叨:“他们真的很勇敢。”12岁的任雨彤说:“以前在历史书上看到‘英雄’这个词,感觉很遥远。今天听了这些故事,我才知道他们是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才拼尽全力冲锋的。”
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下齐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近年来,利通区教育系统不断探索创新,通过“课堂+实践+社会”三位一体模式,把思政课堂搬出校园,搬到基地广场、田间地头、群众身边。学生们走进初心馆,重温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幻世界”VR体验馆,通过7D技术身临其境感受抗战场景;在牛家坊农耕文化博物馆,了解传统农耕文化的智慧与艰辛;将课堂搬到董府,感悟“修身齐家”与“忠勇报国”的深刻内涵。课堂的边界逐渐被打破,学生们在行走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实现了从思政课“独奏”到全课程“合唱”的转变。
“思政课不应该只‘讲’,更应该让孩子们‘走’,在行走中感受信仰的力量。”利通区教育局局长周茂说。至今,利通区教育系统已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相关活动300多场次,累计覆盖师生5万人次,成为思政教育的新模式。(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文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