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 最新动态
腊子口,红色火种已燎原
弘扬敢打善战的精神传统,凝聚创新发展的时代力量,“叶挺独立团”正踏上改革强军新征程
国防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6-10-22 10:54:08

  腊子口系藏语音译,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境内,是四川北部通往甘南的必经之路。著名的腊子口战役于1935年9月16日下午在这里打响。这一仗,打开了红军北上的唯一通道。

  为了探寻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近日记者来到了迭部县腊子口战役遗址。悬崖峭壁依旧,似被一把巨斧劈开。腊子河穿山而过,一条通往迭部县城的宽阔大道顺河延展。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工作人员毛欢欢说,当年隘口只有8米宽,中间是水深流急的腊子河,两山之间横架着一座木桥。桥东头的山腰上筑有好几个碉堡,重火力居高临下,控制着隘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遗址附近,一座纪念碑巍然挺立。杨成武将军亲笔题写的“腊子口战役”镌刻其上:碑体长2.5米,象征着二万五千里长征;宽2米,象征第二次国内革命;高9.16米,象征攻破天险腊子口的时间是9月16日。

  天空飘着小雨,10月中旬的甘南已是秋意浓浓,岷山层林尽染,抬眼望去,纪念碑肃穆庄严,震撼人心。当年战役敢打善战的精神传统,在这里已经凝聚成创新发展的时代力量。

  腊子口出奇制胜,中央红军全盘走活

  腊子口战役遗址往北大约3公里,就是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坐落在腊子口乡朱立沟村。纪念馆大厅正中间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9位红军领导人的雕塑,不同的站姿、动作、表情,把当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领袖气度刻画得淋漓尽致。

  走进纪念馆,驻足观望着一幅幅照片、一件件红军用过的物品,聆听着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讲述,当年中央红军攻打天险腊子口的烽火岁月仿佛就在眼前。

  1935年9月13日,冒着雨雪交加的严寒,中央红军从俄界出发,继续北上,向甘南腊子口逼近。

  为了围堵红军,国民党陆军新编第十四师在此设防,从山口往里,直到岷县,纵深配置重兵。

  党中央决定以第一军第二师第四团迅速夺取腊子口。第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受命后,领兵向腊子口疾进。16日下午4时,开始向腊子口守敌发起进攻。由于敌人火力凶猛,加之我方地形不利,几次冲锋均未成功。

  经过研究部署,决定采用正面攻击和侧翼袭击相结合的作战方案:由王开湘率领两个连迂回渡过腊子河,攀登悬崖峭壁袭击东面山顶上的国民党军;正面强攻任务由第二营担任,第六连为主攻连,由团政委杨成武指挥。

  迂回袭击,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爬上壁立千仞的悬崖。一名16岁的苗族战士毛遂自荐,用一根带铁钩的长杆子从绝壁攀上崖顶、放下绳索,使迂回部队顺着绳索爬上悬崖,犹如神兵天降。霎时间,红军的冲锋号、重机枪和呐喊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响彻山谷。17日清晨,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精心布置的防线,胜利夺取腊子口。

  战斗胜利了,但这名战士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没有人知道他确切的名字,只知道他跟随红军走过了云、贵、川,连史上从此留下了“云贵川”这个名字。

  聂荣臻元帅后来在回忆文章中说:“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我军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无论军事上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现在好了,腊子口一打开,全盘棋都走活了。”

  俄界会议定方针,分裂主义得到批判

  明确长征继续北上方针,夺取腊子口关隘,打通中央军北上通道,与俄界会议息息相关。俄界会议遗址位于迭部县达拉乡境内的高吉村,因长征经过迭部时在此召开过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而得名。由于当时翻译上的误差,将“高吉”音译成“俄界”,故沿用至今。

  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俄界时形势极为严峻。外有国民党大军围追堵截,阻止红军北上;内有张国焘强令红四方面军掉头南下,与中央红军南辕北辙。为揭露和批判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确定红军继续北上的正确道路,进一步统一全党全军思想,1935年9月12日,党中央在达拉乡高吉村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俄界会议。会上,毛泽东作了关于同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的争论与目前行动的报告,通过了《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

  俄界会议后,1935年9月14日,中央红军陆续到达迭部县旺藏乡。为了恢复体力和收容掉队人员,红军除一军团二师四团奉命攻取腊子口外,其余部队在旺藏休整一天。

  记者来到白龙江畔的旺藏乡次日那村,穿过一条小路,一间普通的民房外立着牌子:“次日那毛泽东故居”。走近毛主席故居的院子,接待我们的是这间民房的主人桑杰,他指着一间稍显破败的二层木楼说:“当年毛主席就住在这栋房子的二楼,警卫员住在一楼。1935年9月14日,红军和毛主席从俄界来到次日那村,人困马乏、缺衣少粮,我爷爷和当地藏民热情接待了他们。”

  毛欢欢介绍,1978年肖华将军来到次日那村,亲自指认这间二层木楼为毛主席当年所住的地方。当地政府将它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下来,桑杰成为这里的义务守护人,负责接待游客和旧居的日常维护。30多年来,桑杰一直守护着这栋毛主席曾经住过的小楼。

  “这是一种信仰和情怀,我有责任把这间毛主席旧居完整的保护下来,并向来往的游客讲解红军在次日那村发生的故事,把长征精神一直传承下去。”53岁的桑杰,小外孙今年4岁,活泼好动、天真可爱。当年的硝烟散尽,如今这里的村民生活条件变好了,安居乐业、家庭幸福。

  红色基因永流传,创新发展再续新篇

  腊子口战役的胜利,显示了红军智勇双全,不怕苦、不怕死的硬骨头精神。如今腊子河岸边的石壁上,当年子弹留下的痕迹还清晰可见。岁月更迭、部队轮转,当年攻打腊子口的红军部队如今身在何方?红色基因如何在一代代官兵中传承赓续?

  秋风劲吹,位于中原大地的陆军54集团军“叶挺独立团”正在集训。该团的前身,就是1935年9月攻打腊子口的第一军第二师第四团。

  夺取腊子口战役胜利后的八十一载峥嵘岁月里,该团革故鼎新、荣誉满身。从抗日战争的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中的四平保卫战,到新中国成立后解放海南岛、边境自卫反击战,该团一直以敢打硬仗、善打恶仗、能打胜仗著称;无论是奔赴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前线、2008年汶川地震灾区,还是参加“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该团始终能够不忘初心,牢记红军传统、发扬红军精神。

  该团五连便是当年腊子口战役主攻连的四团六连,被誉为“奇袭腊子口红五连”。几十年的南北转战,连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培养和造就了一代代的英雄战士。

  在红五连荣誉室,记者发现,聚光灯照射下的“文物”竟是一个破旧的灰色木牌子。每年新战士下连、新排长报到、新干部履职,连队党支部都会安排参观荣誉室,展示那块泥渍斑斑、刻有“由此向前”4个字的木制路标。

  据介绍,1935年8月,连队作为尖刀连担负“草地开路”任务。从毛儿盖到班佑,茫茫草地数百公里,草丛下暗流纵横,烂泥污黑发臭,行走其间险象环生。怎么当好这个向导?大家开动脑筋,想出了妙招——他们连夜赶制“路标”,写上“由此前进”,再画上箭头,逢岔路口、险要处就插上一个,让大部队沿着标识方向顺利前进。

  路标指示方向,“路标精神”鼓舞前行。“革命先辈的创造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对他们最好的告慰,就是接过创新的‘枪’继续前进。”红五连连长石庆琦说。那年全军特种部队比武竞赛在漠北草原拉开战幕。战士盛大金代表连队光荣参赛,面对全军各单位近百人的特战精英,他不畏强手,敢于亮剑,惊艳赛场,斩获4枚银牌。连队担负合成营试点任务,配属陆航、炮兵等多个兵种后如虎添翼,探索出8种合成进攻战斗新战法。

  敢创新、立奇功,已成为该连的鲜明印记。据了解,该连“创新小组”16年攻关不辍,尽管人员换了五茬却始终活跃,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不断为连队建设助力提速。

  岁月更迭,战场转换。经过岁月积淀的红色火种,如今在红军部队已成燎原之势。今天,踏上强军兴军新征程,新一代官兵弘扬红军敢打善战的精神传统,凝聚创新发展的时代力量,以新的姿态、新的荣誉,续写新的篇章。(记者 倪光辉 金正波)

>>> <<<
  【责任编辑】: 杨兆莲
  【稿件来源】: 人民日报
您现在要:【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国防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
·《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
·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征兵工作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工作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
宁夏国防教育网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国防教育办公室 本网设计制作: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