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 最新动态
红军过处石榴红
——四川会理县特色农业发展见闻
国防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6-10-22 10:52:06

会理会议遗址。记者 史薇薇 摄

  在红军长征史诗中,巧渡金沙江是其辉煌的一页。

  1935年5月,中央红军从位于云南省禄劝县与四川省会理县交界处的皎平渡跨越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实现了遵义会议既定的进取四川、北上建立苏区根据地的战略目标。红军在会理历时15天,足迹遍及全县31个乡镇。1935年5月12日,红军在会理县老街乡铁厂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立即北进,抢渡大渡河。

  历史硝烟早已散去,当年毛主席等在金沙江北岸住过的山洞依旧保存完好,皎平渡红军渡江遗址、会理会议遗址、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红军渡江纪念碑等地已成为游客缅怀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会理迎来新的发展周期,与红色地标交相辉映的是,红军过处,石榴火红,各族群众的日子更加火红,会理成为“中国石榴之乡”。

  站在鹿厂镇铜矿村的观景台上,万亩石榴林呈现在记者眼前。石榴已经采摘完毕,村民们忙着杀猪宰羊庆祝丰收。

  村主任左子文介绍,全村大规模种石榴已有近30年的历史。当年村组干部带头,从几百亩到几千亩,再到现在全村1100人,种了1.2万亩石榴,产值5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8万元。铜矿村的石榴已经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左子文便是一个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者,有100多户农户参加,负责组织销售、技术服务等,种植规模、技术等各方面都走在前列。

  左子文回忆,当年的铜矿村也很贫困,家家户户都是茅草房。改革开放后,村民通过种烤烟,将茅草房换成了瓦房,而今又通过种石榴换成了楼房。还有部分村民去了城里购房置业。

  铜矿村因为石榴种植面积大,收入可观,村民都实现了本地就业,没有人外出务工。每到给石榴套袋或者收获季节,铜矿村还需要招收大量的临时工,种植面积大的村民甚至常年雇佣管理人员。铜矿村成为农村里少有的人口流入地,政府专门建立的村小学有300多名学生,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者的子女。

  左子文自己种了5000多株石榴树,今年的纯利超过20万元。他正准备带领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改造老化树,提升石榴的品质。他的目标是要打造原生态的产品,将会理的石榴远销东南亚。同时,还要让更多的果园变为家庭农场。

  会理的石榴能名声在外,关键是占有先天的优势:气候、土壤都很适合,政府引导,管理水平及技术都名列前茅,培育出了很多新品种。现在会理全县有石榴32万亩,年产量50万吨,会理石榴种植面积已占四川省石榴种植面积的92%、全国石榴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会理第一特色产业。石榴果品产值近20亿元,占种植业产值的近60%,人均纯收入10680元。现已建成“万亩亿元示范区”8个,2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石榴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3个,3万亩以上集中连片石榴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2个。

  石榴带给会理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销售数字。每到五月,红如丹霞的石榴花开,大批游客蜂拥而至,徜徉在花丛田野间;八月石榴成熟时节,除了客商,也有大批的采摘者。石榴带动了会理第三产业的方方面面。

  按照会理县的规划,到2018年,石榴总规模发展到34万亩,其中石榴深加工基地5万亩;石榴产量60万吨以上。将建成11个万亩以上综合效益良好的石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善2个万亩以上石榴产业休闲观光农业园,配套完善年出优良苗木100万株的现代良种繁育中心。届时,会理将火红一片。(记者 李晓东 史薇薇)

  短评

  火红的日子来自创新

  会理县鹿厂镇铜矿村的万亩石榴园火红一片,村民的日子也一片火红。铜矿村的变迁说明一个道理,火红的日子来自创新和创造。铜矿村原本也是茅草屋、干打垒,但村民们靠种卷烟盖起了瓦房,后来发现效益更高的是石榴,因此大力发展石榴产业,并使会理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榴产区,在良种培育、管理、营销等方面都走在了行业前列。这说明基层群众有充足的智慧和能力干好自己的事情,只要我们充分发挥群众的自主精神,鼓励群众创新创造,革命老区百姓的日子就会越来越红火。(记者 李晓东 史薇薇)

>>> <<<
  【责任编辑】: 杨兆莲
  【稿件来源】: 光明日报
您现在要:【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国防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
·《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
·军工关键设备设施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征兵工作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工作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
宁夏国防教育网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国防教育办公室 本网设计制作: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