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

  当前位置:首页 -> 史海钩沉
老红军三个儿子名字最后一字合为"红军兵"
国防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7-09-18 10:36:44

  融于乡土的红军战士何德林 

  “湘江之战、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回忆起已故父亲的战斗历程,54岁的甘肃会宁农民何芳军的眼里常常饱含热泪。

  1933年,何芳军的父亲何德林18岁。新婚月余,何德林在家乡江西宁都加入红军,成为红一方面军的一名战士。由于在第四次反“围剿”的一系列战斗中表现勇敢,年轻的何德林被提拔为班长。

  何芳军告诉记者,在第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之后,经过第五次反“围剿”的苦战,中央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何德林跟随红军主力离开家乡,“这一走,就超过了20年。”

  何芳军回忆,父亲年老之后,时常梦到和战友在湘江作战,睡梦中喃喃着“冲、杀”之类的呓语。“我父亲告诉我,当时的湘江被血水染成了红色。”在湘江战役中,何德林身边的不少战友壮烈牺牲。然而,从战场上捡回一条命的他义无反顾选择继续跟随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继续革命。

  湘江鏖战,血染袍泽。何德林跟着红军队伍一路辗转,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那时候,红军缺吃少穿,父亲说他们吃过野菜,吃过雪,也吃过皮鞋和皮带。”何芳军说。

  红军走过草地不久就进入甘肃境内,天险腊子口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在腊子口战斗中,何德林的右臂、右腿和腹部受伤,经过包扎继续行军。几天后,何德林和战友到达甘肃省通渭县碧玉乡,伤口发作的他再也动弹不得。

  何芳军介绍,为了不拖累战友,父亲把枪交给两名同行战士,让他们去追赶部队,他则留下对付敌人。敌人追来见何德林是个奄奄一息的重伤员,便剥去了他的红军军装,让他“自生自灭”。

  敌人远去后,何德林忍着伤痛继续爬行,被一个好心的油倌收留养伤。在油坊里不用挨饿受冻,他的伤势逐渐恢复,并且开始在油坊里帮忙干活。油坊停榨后,他就在通渭周边地区做雇工糊口。

  后来,何德林在友人资助下买了一副货郎担,借了些本钱,就开始走街串巷做起了小买卖。新中国成立后,何德林和家人辗转在会宁县分得了土地,从一个手持钢枪的南方红军战士,逐渐融入陇原乡土,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农民。

  虽然身份变了,但是何德林身上艰苦奋斗的红军作风并未消退。何芳军回忆,自己上小学时,家里吃蒸土豆,父亲都舍不得剥皮。“他告诉我们兄弟姐妹,不能浪费,土豆要连皮带肉一起吃掉,长征那会儿连土豆都吃不上。”

  当地人介绍,何德林生前经常给附近学校的师生讲述他参加长征和战斗的故事。他曾参加大小战斗数百次,负伤4次,于2008年在甘肃会宁去世。

  何芳军说,父亲给他们弟兄3人取名何芳红、何芳军、何芳兵,最后一字合起来为“红军兵”,父亲希望他们继承“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

  如今,何德林虽已故去,但可贵的长征精神却在甘肃会宁被一代代继承下来。这些平凡的红军后代和当地群众,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创造美好的生活。(记者 程楠)

>>> <<<
  【责任编辑】: 杨兆莲
  【稿件来源】: 新华社
您现在要:【回到首页】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国防法规  
·军队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全文)
·《“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近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
·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办法
·军官制度改革期间将暂时调整适用相关法律规定
·新修订的《军队审计条例》(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
·《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
宁夏国防教育网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国防教育办公室 本网设计制作: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