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防聚焦

彭阳:初心如磐谱华章 学史明志向未来

彭阳:初心如磐谱华章 学史明志向未来
稿件来源:宁夏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6-22

  彭阳,是宁夏革命老区一类县之一,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革命星火代代相传的红色热土。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从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青石嘴进入今彭阳县,一路沿战国秦长城挺进,于9日出今彭阳。红军长征经过彭阳,历时三天两夜,在当地群众心中播下了革命火种。 

  此后,革命星火燃遍茹河两岸。从1935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从红军长征、西征到任山河战斗打响解放宁夏第一仗,中国共产党在彭阳先后建立固北、固原2个县委,麻子沟圈、草庙、二龙山、万安4个区委,安家川、何家岘2个苏维埃政府,峁堡、解岘、陈坪、菜籽台4个地下交通站,以及27个中共地下支部、18个抗敌后援会,发展地下党员570名,是宁夏红色堡垒第一县。支前总人数25万人次,新中国成立前有记载的革命烈士共397名。 

  知史明志,学史感恩。彭阳县利用红色资源,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始终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前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全县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一代接着一代绘蓝图,一举摘掉贫困帽子,交出了高质量脱贫的历史答卷。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彭阳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从党史学习教育中启迪智慧,以如磐初心凝聚奋斗力量,接续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p>  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奋勇向前。</p> 

  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奋勇向前。 

<p>  群众在古城镇小岔沟村毛泽东宿营旧址听红色故事。</p> 

  群众在古城镇小岔沟村毛泽东宿营旧址听红色故事。 

<p>  爱国主义教育从娃娃抓起。</p> 

  爱国主义教育从娃娃抓起。 

<p>  发展经果林。</p> 

  发展经果林。 

<p>  乔家渠红军长征毛泽东宿营地旧址。</p> 

  乔家渠红军长征毛泽东宿营地旧址。 

<p>  首茬饲草开始收割。</p> 

  首茬饲草开始收割。 

  沿红色足迹前行  

  沿红军长征足迹一路行至青石嘴村,便进入彭阳县。宽阔干净的道路两边青山连绵不绝,沟底清流潺潺,高大的榆树形成绿色屏风,将道路与农田隔开。

  穿梭在浓密树荫中,一路来到古城镇小岔沟村张有仁旧宅。宅院依山而建,灰褐色的崖壁上现存3孔窑洞,黄泥巴层层叠叠,风化的灰白门窗,记录了时代印记。

  “1935年10月7日下午,几名红军战士来到我家,说红军队伍经过村子,需要住一夜,希望我妈帮忙烧水做饭,还给了几块银元。”张有仁的孙子张希俊坐在杏树下,回忆起当年父亲张万发为红军引路、母亲王彦花为红军做饭的往事。

  “我母亲听了战士的话后,烙了荞面饼,烧了两盆地椒茶。天快黑的时候,院子进来几个人,一个高个子的人走路步子很大,另外几个人背着枪,走进了中间一孔窑洞,茶和烙饼由几名当兵的端进去。”张希俊介绍,他母亲当时并不知道是毛主席住进家里。

  1935年10月7日,红军翻越六盘山,在青石嘴歼灭了国民党东北军骑兵第7师第19团的两个连。下午各部队陆续进入彭阳境内,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夜宿小岔沟张有仁家,这也是毛泽东第一次住窑洞。

  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长征时担任毛泽东警卫员的陈昌奉重走长征路,走访张有仁家老宅。在老旧的窑洞前,都已白发苍苍的陈昌奉和王彦花,迟迟不敢确定对方就是当年那个做饭的腼腆小媳妇和接过饭碗的年轻人。

  “陈昌奉个子很高,站着和我母亲聊天。他还清楚地记得我家院中有棵老杏树,母亲说‘我把饭菜端到窑洞门口,有个小伙子接过饭碗没让我进去’。陈昌奉说‘那个小伙就是我’。”张希俊目睹两位老人相见情景,留心记住他们的对话内容。

  时光如梭,打开历史卷轴,当年红军翻山越岭、英勇战斗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不断激励当地干部群众奋发图强。“我们有责任把毛泽东宿营地旧址保护好,有义务把长征精神传承好,有决心为群众谋幸福。”古城镇镇长文小荣说。

  今年,古城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办实事解难题中,抓住乡村产业振兴这一关键,打造田郑庄千亩冷凉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展设施及露地辣椒、茄子、小白菜等冷凉蔬菜标准化生产。通过制定“党支部+基地+农户+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群众持续增收。

  激荡起理想颂歌  

  在绿色肆意渲染的季节里,青石嘴

至彭阳高速公路犹如一条墨色飘带,将山村串联起来,构成一幅风景秀丽的画卷,周沟村点缀其上。周沟村位于彭阳城郊白阳镇,借助得天独厚的近郊优势,村民大多进城务工,还有人在县城经营超市,做劳务经纪人。

  “我们村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党员入户排查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及时帮助脱贫边缘户解决生活困难。”周沟村党支部书记杨宏斌介绍。脱贫户赵英梅智力残疾,去年其丈夫去世后,村上给她安排了公益性岗位,纳入社会保障。村民张向民经营一家劳务公司,带着村里100多人包工挣钱。

  走进茹河南岸,彭阳古城依山而筑,微微凸起的轮廓清晰可辨,述说着昔日的历史。

  1935年10月8日中午时分,红军沿茹河南北两岸分两路到白杨城,正准备做饭歇息,遭到从平凉方向飞来的3架飞机轰炸。由于地势开阔、不好隐蔽,轰炸造成2名红军战士牺牲、10余人负伤,炸死炸伤战马10多匹。敌机刚去,追兵又逼近,红军边打边撤,忍着饥饿继续前行。

  此时,茹河川道已被敌军封锁,红军只得分两路向东北方向上山。彭德怀率二、三纵队主力经今白阳镇陡坡、崾岘、玉洼、中庄,草庙乡曹川、王岔,孟塬乡玉塬,从孟塬牛耳塬出今彭阳。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在玉洼军粮补给点立起石碑,废弃的窑洞默默守望着历史的烟云,农田里麦浪滚滚。

  “早年当地群众用水是涝坝雨水,红军来了烧水做饭也用那水。红军战士和当地老百姓情谊深厚,感召玉洼村党员学史奋进、学史力行,为老百姓办实事。”玉洼村党支部书记高正文说。今年,玉洼村开展环境大整治,在房前屋后栽植树木,撒播白菊千余亩。

  待到8月菊花开满山时,又将是另一番模样。玉洼村与金鸡坪梯田景区相邻,近年来,该村乡村旅游风生水起,鼓励农户发展农家乐,用传统的特色菜肴十大碗、手工醋和黄酒招待宾客,丰富了村民收入渠道,每年旅游收入四五十万元。

  传讲好红色故事  

  夏日里的长城塬,千亩芍药花开满梯田,扮靓了半面山坡。1935年10月8日晚,毛泽东随一纵队、中央机关经今白阳镇陡坡、白岔越,沿战国秦长城,到达今城阳乡长城塬赵家山畔、乔家渠一带。

  当时这里人烟稀少,部队野炊露宿野外,毛泽东来到乔家渠的乔生魁家。见有当兵的进了院子,乔生魁的妻子和女儿害怕得躲在伙窑案板下,警卫人员发现后把她们叫了出来,说明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她们才不再害怕,并烧水做饭。

  当晚,乔生魁用家里仅有的案板和零碎木板拼凑起简易床铺,让毛泽东休息。14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肖像被广泛张贴,乔生魁妻子每每看到毛泽东像,就会想起当年住在她家的高个子首长。1976年,曾任毛泽东警卫员的陈昌奉重走长征路时来到她家,证实了老人的猜测是正确的。

  穿过时光隧道,沿着红军足迹,走进城阳乡“乔家渠红军长征毛泽东宿营地旧址”。只见灰砖铺设的院子干净整洁,墙壁修葺如旧。毛泽东曾住过的窑洞里陈列着几件简单的家具,炕桌上一盏油灯静静地摆放,无声地诉说着那个不平凡的夜晚。

  乔家渠红军长征毛泽东宿营地旧址崖背上,坐落着长城塬闽宁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区用玉米秸秆、紫花苜蓿粉等有机肥料作为食用菌培植基,年转化利用作物秸秆5000余吨,生产的杏鲍菇、双孢菇、海鲜菇等菌菇品质高、口感好、耐储存,远销西安、兰州、福建、广州等城市,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城阳乡党委副书记朱天龙介绍。

  “园区聘用当地农民100人左右,每人年收入3万元以上。我家离园区几公里,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一个月收入2700元,家门口上班方便还挣钱,我干了5年了。”园区工人韩丽萍说。

  目前,长城塬上已建成两家大型农业示范园,除了蘑菇外,涝池村矮砧密植苹果示范园采取土地收入和劳务收入增收、技术培训脱贫、资金入股扶贫等措施,帮助当地农民实现就业增收,常年务工人员年人均收入1.5万元以上。

  用好红色“基因库” 

  1935年10月9日拂晓,长城塬十几户人家凑齐几十担洋芋,卖给红军做军粮。

  因为长城塬当时人畜饮水奇缺,约3000人红军队伍的到来,涝坝水被人马喝干,战士们就把洋芋带泥蒸了吃,吃得嘴唇、牙齿都是泥土。毛泽东也和大家一样吃连皮带泥的洋芋,喝涝坝水。毛泽东看到个别战士吃的时候眉头紧皱,便教导他们说:“我们每吃一顿饭,都应该想到人民群众。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吃的土豆,说不定就是群众明天的口粮。明天他们吃什么?也许吃糠菜,也许吃树叶。但是,群众能把明天自己吃的东西,今天卖给我们,这是为什么?是为了我们北上抗日。群众是这样想的,那么我们呢?我们务必迅速到达陕北,把抗日根据地巩固起来,打击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的老百姓,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生活。”毛泽东的话感染了战士们,他们又精神百倍地向孟家塬前进。

  沿着红军足迹,前往孟家塬的路上,阳光随着盘旋的山路起伏拐弯,道路两旁的紫槐花开正盛。在孟塬乡草滩村与甘肃镇原县武沟乡孟庄村接壤的刘家堡子前,孟塬乡党委书记高文学讲述了发生在当地的红色故事。

  1935年10月9日,中央红军由于缺乏粮食,去向孟家塬刘家堡子土豪刘杰借粮。刘杰的二儿子刘继元向红军开枪,打伤一名战士,红军当即投入战斗,拔掉了刘杰的碉堡。

  此时大部队继续前行,红军战士郭文海和两名受伤的战友不能行走,与大部队拉开距离。他们在当晚追上了驻扎在古庄院的后续部队,和他们一起住在古窑洞内。

  第二天天麻麻亮,后续部队又出发了,他们3人因为体力严重不支,便将随身携带的手榴弹掩埋在牲口槽内。3人离开古庄没多久,便倒在老乡种的禾草地里,被虎林周四兄弟所救。第二天,两位红军战士伤病略有好转,执意追随大部队而去,年仅14岁的红军战士郭文海留在虎家继续养伤。

  虎家兄弟对红军小战士悉心照料,隔三差五便到山上挖药材给郭文海治疗伤腿,郭文海感动不已。正好虎林周膝下无子,郭文海便认虎林周为父。为了保护这名小战士不被敌人发现,给他改名虎路生,意为长征路上遇难逢生。郭文海在虎家住了1年多,心里时刻惦记着红军,便又出发离开虎家,一路颠沛流离终于归队。

  “郭文海当时是一个14岁的孩子,却有如此坚定的理想信念,历经多少波折都不忘回归部队。”郭文海坚定不移的初心让高文学感动不已。

  硝烟古迹尽沧桑,滚滚潮声逐夕阳。红军长征在彭阳三天两夜,把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留在了当地,把军民鱼水情深的佳话传遍了四方。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彭阳县从《彭阳革命史料选编》等17部红色历史书籍中,挖掘整理《毛泽东吃连皮带泥洋芋讲初心使命》等红色故事,用活红军长征宿营地旧址、任山河烈士陵园等县域内49处革命旧址遗址等红色资源,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受教育3万人以上,革命旧址成为党史“教室”和“红色地标”。

  彭阳县把红色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组织党员干部赴乔家渠红军长征毛泽东宿营地旧址、孟家塬红色文化园、小岔乡党史馆等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近距离接受精神洗礼,感悟思想伟力,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初心使命。

  全县上下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学党史、问民需、解民忧”大排查大走访活动,梳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交通、医疗等诉求505件,已办结民生实事480余件。对标落实自治区党委“六个新的重点任务”和固原市委“三知三强”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党建争强、民生争好、城乡争美、产业争先、项目争速、治理争效、服务争优“七争行动”,用实际行动开启发展新局。(记者 王玉平 剡文鑫 沈琪 实习生 王雷)

>>><<<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