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防聚焦

退役军人马自忠:22年村书记的“温棚”记忆

稿件来源:宁夏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20-12-31

微信图片_20201230161359.jpg 

  “再过半个多月,大庙桥村的第一茬冬季辣椒就要上市了,由于辣椒品质高,商贩上门收购价已经给到7元/每斤,比往年的辣椒收入要高出10%……”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大庙桥村村民马金礼边给辣椒施肥水边告诉记者,大庙桥村能过上特色产业的好日子,离不开村支书马自忠的智慧和付出。

  今年60岁的马自忠,俨然成为村民眼中的功臣。他把22年的黄金岁月全部投入到大庙桥村的产兴发展和带动村民致富中。每次面对困难,他都以一个军人的坚韧毅力和党员的责任心攻克难关,让大庙桥村摘掉穷帽,成为人人羡慕的富裕村。

微信图片_20201230161347.jpg 

  1982年,马自忠告别了两年的军营生活,复员回到家乡当了10年协警,又干过5年土地管理员,1998年回到大庙桥担任村委会主任。当时的大庙桥村因为缺水,粮食连年歉收,不仅空壳还有几十万元外债,村民们经常因为抢先灌灌粮食作物而大打出手,上访告状也成了村民的生活常态。2003年,马自忠接任村支书一职。

  缺水是阻碍大庙桥村发展的桎梏,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成了马自忠不断思考的内容。2007年,马自忠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调整产业结构,带领群众推广应用滴灌节水、土壤成分检测等新技术和新手段,在大庙桥村建了580座温棚发展设施农业。

微信图片_20201015104611.jpg 

  "温棚建成了,可是穷怕了的村民却把流转费紧紧攥在手里,怕担风险不敢尝试温棚种植。为了消除群众的抵触心理,我和其他班子成员开始一家一户走访,耐心向每位群众做思想工作,并多次组织村里的党员、群众外出参观考察,让群众开眼界、增信心。同时,从甘肃靖远请来160多位有种植经验的种植大户经营大棚,本想着示范带动能让村民集体参与种植,就在首批辣椒正要丰收上市的时候,赶上2008年的大雪,不少大棚被压塌,加上菜品单一造成销路不畅,一筐筐的辣椒活生生烂在地里,村民们怨声载道。"回想起当初刚建棚种菜的艰难,马自忠记忆犹新。

  虽然第一年的投入损失严重,但辣椒试种成功却让马自忠重新点燃了继续种辣椒的希望,他把村里1450亩土地流过来重新建棚,鼓励村干部、党员和退役军人带头承包,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分包,请专家传授辣椒种植技术。第二年,村民终于收获了丰收的喜悦。

  辣椒产量高、品质好,却因为销路不畅导致价格低廉。2008年,大庙桥村成立了“大丰收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组织人员到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等省份考察市场,并根据市场需求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逐步打开了区内外市场的销路。

微信图片_20201230161338.jpg 

  目前,大庙桥村设施农业基地依托产前育苗中心,产中三农呼叫中心、农资综合服务站,产后“鲜之宝”物流配送中心,解决了设施温棚种植、存储、销售等一系列问题。并把原村部改造成了大庙桥村党校,邀请党政领导、党校老师、专业人才及“田秀才”“土专家”、农民经纪人和种植大户经常开展“田间课堂”、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市场抓生产、扩大生产做产业、提升产业求效益、统筹发展构和谐,逐步形成了支部引领、协会运作、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同致富的良性循环工作格局。 

  “村民只管安心种菜,合作社已和外省蔬菜经销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只等他们上门按市场价格订购,再也不愁销售问题了。”马自忠说,大庙桥村的辣椒品牌深受外地客商青睐,价格也是一路“高升”。如今,大庙桥村508座温棚辣椒不仅让村民们甩掉了头上的穷帽子,还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一村一品”辣椒示范村。人均年纯收入从2003年不足3000元到2019年人均年纯收入17471元,村集体收入也达到35万多元。2020年,大庙桥村新建了一座科技蔬菜示范种植园区,以党建引领、产业联盟、抱团发展的理念带动辐射周边8个村的产业发展。

  为了提升土地利用价值,马自忠率先在蔬菜温棚的遮荫带栽种经果林,目前长势良好,预计明年开春就能挂果。马自忠说,把大庙桥村建成“冬有蔬菜夏有果,四季产业引客来”就是他的职责和追求!(记者 胡琴)

>>><<<
分享至: